我院研究成果獲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科技進步一等獎

發布時間:2023-09-13 發布者: 浏覽次數:


 

202398日,由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中物聯)與濟南市人民政府共同舉辦的第十六屆全國現代物流科技創新大會在濟南召開。本次大會以科技引領·智慧強鍊·融創共生·構建物流新時代為主題,交流展示最新物流科技成果,學習探讨當前物流業熱點焦點問題。

此次大會同步揭曉了“2023年度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科學技術獎獲獎名單,由我院王勇老師主持的面向智慧物流的供應鍊平台系統研發與應用獲科技進步一等獎(編号:CFLP-2023-02-01-49)。

圖為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科技獎頒獎典禮現場

本年度,中物聯獎勵辦根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科學技術獎管理辦法》,組織對通過形式審查的申報材料進行初評、複評、終審會三輪評審,最終評選出本年度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科學技術獎拟獲獎項目369項,其中科技發明獎3項,發明二等獎2項,發明三等獎1項;科技進步獎366項,進步一等獎68項,進步二等獎134項,進步三等獎164項。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科學技術獎是經國家科技部批準,在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登記備案設立的獎項,旨在獎勵在全國物流與采購以及生産資料流通領域中的技術發明與科學技術進步成果,對物流行業科技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作為國家科學技術獎的提名機構,可從獲得科技進步獎的項目中擇優推薦參評國家科技獎。

圖為獲獎證書

王勇老師此次主持的獲獎成果集聚了我校與湖北普羅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漢理工大學、武漢家事易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長江大學、武漢禮信陸港供應鍊管理有限公司、湖北汽車工業學院7家單位、11位專家學者智力資源,結合智慧物流特點和平台供應鍊轉型升級,面向應用化場景和目标,分别圍繞供應鍊協調中多任務目标收益共享契約模型和委托代理激勵模型展開研究,基于多準則科學評價和數值分析結論,提出面向穩定的平台供應鍊協同決策模型和優化措施,開發了供應鍊流程管控平台,應用效果顯著。已獲得多家單位應用證明,先後共形成發明專利、軟著、SCI檢索論文、專著教材等系列成果多項。為物流與供應鍊理論和實踐研究提供新依據和新思路,有效促進平台供應鍊穩定及其協調發展,對新時期下保障供應鍊産業鍊安全、改善智慧物流現代化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圖為王勇老師及其團隊成員在頒獎典禮現場領獎

 

附:王勇老師簡介

王勇老師多年來一直專注于平台供應鍊和智慧物流領域研究,是中國産業研究青年學者百強、瑞典皇家理工學院(KTH)客座教授、湖北省院士專家企業行專家組成員。兼(曾)任湖北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副主任、中國物流學會理事和特約研究員、中國農業系統工程專業委員會理事、武漢商業經濟學會常務理事、湖北物流工程專業委員會理事、湖北省高教學會物流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公路學會高級會員。

王勇老師從事高教工作10餘年,還主持獲批了國家級一流建設專業和國家級一流課程、湖北省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省級優秀教學團隊、獲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先後發表成果100餘項,獲SCI/SSCI/EI/CSSCI等重要檢索論文50餘篇,獲中物聯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和社科成果獎各2項、中物聯優秀課題或優秀論文獎8項、其它各類獎項30餘項、國家發改委行業标準1項、國家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各1項、英文著作1部、中文著作5部等。先後擔任8家國際學術期刊客座編輯或同行評議人,9次作為國際學術會議主席主持召集會議成功舉辦,11次作為發言人在國際會議作學術報告。先後主持和承擔了一系列重要項目。主要包括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科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交通運輸部規劃研究院課題、湖北汽運總公司等多項課題。

 

 

 

 

 

上一條:武漢大學王先甲應邀來院作學術報告 下一條:學院成為中國高等院校市場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單位

關閉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