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舉辦勞動教育理論學習宣講會

發布時間:2025-05-17 發布者: 浏覽次數:

通訊員 程昀彤)在鄉村振興戰略縱深推進、勞動教育成為人才培養關鍵環節的時代背景下,516日,學院邀請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袁亮走進校園,以其紮根沼氣事業26年的奮鬥曆程為鮮活教材,為師生們呈現了一堂極具思想深度與實踐厚度的勞動教育課,探索新時代高校勞動教育的創新路徑。

袁亮的講述以1500口沼氣池、10萬公裡行程”為軸線,生動勾勒出新時代勞動者的精神圖譜。從沼氣事業拓荒期的技術攻堅,到循環農業模式的創新實踐;從“豬—沼—果”産業鍊的構建,到流域綜合治理的生态轉型,他用一個個充滿泥土氣息的故事,将勞動精神具象化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敢為人先的創新意識”與“服務人民的家國情懷”。這種将個人奮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實踐,深刻诠釋了勞動精神在鄉村振興、綠色發展等國家戰略中的時代價值,為勞動教育注入了鮮活的時代内涵。

“管好沼氣是我的責任,老百姓的認可是我最大動力。”袁亮樸實的話語背後,是勞動精神最本真的價值内核。

在互動交流環節,該院信管2301班周儀樂同學如何将勞動融入生活學習這一問題,袁亮以恩施民将勞動視為生活日常的習慣為例,生動闡釋道:“當勞動成為習慣,就能内化為責任感與行動力,這是通往成功的重要基石。”談及“堅守鄉土還是外發展”的困惑時,袁亮結合自身紮根鄉鎮發展沼氣事業的經曆,鼓勵學子無論選擇何處,關鍵要找準個人價值與時代需求的契合點,如今鄉村數字化農業、生态旅遊等新機遇不斷湧現,隻要深耕專業、立足實際,無論紮根鄉土守護一方還是走向城市開拓創新,都能實現人生價值。

“袁師傅的故事讓我深刻認識到勞動不僅是體力付出,更是智慧與責任的凝聚。”來自該院會計專業研究生李菲菲在交流中表示。“希望同學們在今後的生活能夠做到——以勞樹德,在勞動實踐中錘煉‘自找苦吃’的精氣神;以勞增智,把專業知識轉化為服務鄉村振興的真本領;以勞創新,在農業現代化賽道上勇當‘領跑者’。”該院學生工作辦公室主任王雲鶴總結倡議道。

據悉,學院4月底啟動勞動教育月系列活動以來,已通過田間實踐、技能比拼、勞模訪談等多種形式,引領青年學子感悟勞動價值。未來學院會以勞模精神為持續引領,以課程創新為抓手,構建具有學科特色的勞動教育新模式,培養更多兼具專業素養與家國情懷的新時代管理人才,為鄉村振興與社會發展注入青春動能。


上一條:學院黨委書記伍學雲帶隊前往中信科集團訪企拓崗 下一條:湖北工業大學經濟與6774澳门永利一行來我院調研交流

關閉

Baidu
sogou